近日,Sea-Intelligence發布了最新全球班輪性能(GLP)報告,其中包括船公司船期可靠性數據報告。數據顯示,截至2022年4月(含)的全球船期可靠性似乎繼續遵循2021年的趨勢,船期可靠性在一個(ge) 小範圍內(nei) 波動,但基數略低。
以下是Sea-Intelligence報告的要點,該報告涵蓋了34條不同貿易航線上的60多家船公司的船期可靠性。

資料來源:Sea-Intelligence.com,GLP報告,第129期

資料來源:Sea-Intelligence.com,GLP報告,第129期
Sea-Intelligence的數據顯示,2022年4月,全球船期可靠性環比下降1.3%,同比下降4.7%,整體(ti) 船期可靠性降至34.4%。這意味著2022年前4個(ge) 月每個(ge) 月的船期可靠性都略低於(yu) 2021年。
此外,船公司船舶到港的平均延誤時間再次減少,2022年4月減少了1.04天至6.41天。這是自2021年8月以來延誤天數首次降至7天以下。“盡管如此,與(yu) 曆史同期相比,這仍然是最高水平。”Sea-Intelligence首席執行官Alan Murphy表示道。

來源:Sea-Intelligence.com,GLP報告,第129期
根據Sea-Intelligence的數據,今年4月,隻有兩(liang) 家船公司的船期可靠性達到40%以上,分別是馬士基及其子公司漢堡南美HamburgSüd,它們(men) 的船期可靠性分別為(wei) 47.5%和42.5%。
換句話說,超過一半的船舶沒有按時到達港口,包括兩(liang) 家船期可靠性表現最好的船公司。
6家船公司的船期可靠性在30-40%之間:HMM34.2%;達飛33.1%;ONE33.1%;MSC32.9%;以星32.5%;赫伯羅特31.3%。
另有6家船公司的船期可靠性在20-30%之間:PIL28.8%;長榮27.7%;中遠27.4%;陽明26.3%;東(dong) 方海外25.9%;其中萬(wan) 海航運的船期可靠性最低,為(wei) 21.7%。
與(yu) 去年同期相比,在排名前14位的船公司中,今年4月隻有4家船公司的船期可靠性有所改善,增幅最大的僅(jin) 為(wei) 2.3%。
中國電子電器出口印度尼西亞(ya) SNI合規清關(guan) 門到門服務
2025-09-29跨境電商Lazada 攜手天貓,“一鍵輕出海” 激活東(dong) 南亞(ya) 6 億(yi) 市場
2025-09-18中國布條出口印度尼西亞(ya) 配額清關(guan) 的重要性有哪些?
2025-09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