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今國際貿易風雲(yun) 變化,險象環生,海外買(mai) 方欺詐案件層出不窮。希臘、保加利亞(ya) 、肯尼亞(ya) 、烏(wu) 幹達……詐騙案件在國際蔓延,呈現出涉案國別增多、欺詐形式花樣翻新等特點,甚至出現智能化、組織化、規模化的傾(qing) 向。

相比國內(nei) 的一些騙子,這些“洋騙子”往往“專(zhuan) 業(ye) 素質”更高,對貿易、法律、運輸、金融等知識融會(hui) 貫通,手段多樣、隱蔽性強,讓出口企業(ye) 防不勝防。下麵盤點並揭露國際貿易中“洋騙子”的各類騙術,供廣大出口企業(ye) 參考。
中間商大致分兩(liang) 種,一種作為(wei) 代理人身份存在,不需要承擔付款責任;另一種自行采購,需要獨立承擔付款責任。一些不良中間商在自行采購的過程中,會(hui) 把自己說成是某知名買(mai) 方的代理人,誤導企業(ye) 以為(wei) 合同是和知名買(mai) 方簽訂,付款責任落在知名買(mai) 方身上。出口企業(ye) 等事後被知名買(mai) 方“拖欠”貨款並經追償(chang) 才明白,知名買(mai) 方根本不是自己的買(mai) 方,也無付款責任,自己的買(mai) 方其實就是中間商,而這時中間商早已逃之夭夭。
相比上一種“洋騙子”,有些惡劣的騙子更直接,直接冒充其他買(mai) 方下單。這種行騙手段越來越普遍,而且很容易得逞。原因在於(yu) 國際貿易中,合同基本以簽字為(wei) 主,不需蓋章,造假成本很低。假公司如何去提貨呢?除記名提單外,其他提單一般都可以轉讓,通過在提單上簡單的背書(shu) ,假公司便可以以自己名義(yi) 直接去提貨了。
控製提單是企業(ye) 控製收匯風險比較常用手段,比如采用見提單複印件付款的方式。但是提單在手,貨物已經被買(mai) 方提走的情況已是屢見不鮮。貨物怎麽(me) 會(hui) 被無單放貨的呢?出口企業(ye) 拿到的可能不是船公司簽發的提單,而是貨代簽發的提單;特別在FOB情況下,貨代由買(mai) 方指定,一些小貨代跟買(mai) 方有業(ye) 務往來,往往會(hui) 聽從(cong) 買(mai) 方指示。這些貨代不怕被告嗎?在國內(nei) 要告這些貨代很困難,很多貨代在中國根本沒有注冊(ce) 和營業(ye) 機構;即使在中國有營業(ye) 機構,其規模也大多很小,可追償(chang) 性很低。

信用證和D/P控製風險的一個(ge) 前提是,信用證出現不符點或者D/P被拒收後,單證還會(hui) 退回來,貨物還可以控製住。但是許多國際運輸單據(包括一些提單)並不代表物權憑證,控製單證,並不能控製物權。這些情況下,運輸公司往往並未違背國際操作慣例,起訴運輸公司也未能贏。一些狡猾的騙子會(hui) 利用這些單據不能控製貨權的特點,在信用證項下、D/P項下指定要求提交這些運輸單證,然後一邊拒收單證,一邊又提走貨物。
一些國家(地區)對貨物退運有著特殊規定,貨物被拒收後,出口企業(ye) 如果想拉回來或者轉第三國,必須要獲得原買(mai) 方同意退貨的書(shu) 麵聲明。如果不能得到買(mai) 方的配合,或通過其他途徑證明貨物權屬,貨物就會(hui) 在一定時間後被海關(guan) 拍賣。這些國家(地區)的一些騙子就利用這一海關(guan) 特殊規定,詐騙中國企業(ye) 。一般這些騙子不會(hui) 直接拒收貨物,而找各種理由拖延付款,目的就是盡量拖到拍賣時間。隨著拍賣時間的臨(lin) 近,這些騙子的真麵目就會(hui) 暴露出來,要求以極低的價(jia) 格賣給他。
一些不良分子,抓住現代國際貿易采用電子郵件交往越來越頻繁的特點,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進行詐騙。一般是國外買(mai) 方在收到貨物之後、支付貨款之前,接到要求變更收款賬號的郵件指示(實際上,郵件由“網絡黑客”操縱,通過入侵單方或雙方的郵件係統,使買(mai) 方產(chan) 生出口企業(ye) 要求其變更匯款路徑的錯覺,從(cong) 而達到騙取貨款的犯罪目的)。一旦買(mai) 方根據指示付款後,貨款很快被轉移或被提取。出口企業(ye) 因遲遲未收到貨款與(yu) 買(mai) 方核對時,雙方才發現貨款被騙。
信用證和D/P,在一定條件下都是相對比較安全的支付方式,但是一些金融落後國家(地區)的銀行,存在銀行不按國際規則操作的情況,比如進口國銀行在D/P項下未獲得買(mai) 方付款、或L/C項下未獲得買(mai) 方付款和承兌(dui) 情況下放單給買(mai) 方。“洋騙子”利用銀行的這種不規範操作,騙取出口企業(ye) 的貨物。
在一些通過銀行結算的支付方式中,比如通過銀行托收,通常由我國銀行根據國外指示的地址通過國際郵遞寄送全套單證,進口國銀行收到單證後,提示買(mai) 方付款或承兌(dui) 贖單。一些“洋騙子”冒充進口國銀行的工作人員,給予錯誤的國外銀行地址並冒名頂替接收郵遞,並不需要付款或承兌(dui) 即可輕鬆通過騙取提單提貨。
結合曆史以來處理的多起買(mai) 方詐騙案件,在此建議出口企業(ye) 在訂單麵前謹慎甄別:
事實證明,交易金額不大、買(mai) 方“好說話”、單據交銀行等並不意味著貿易就沒有風險,有意詐騙的買(mai) 方會(hui) 通過各種手段使出口企業(ye) 放鬆警惕。因此出口企業(ye) 應在合同簽訂、貨物生產(chan) 、裝船出運、交單托收等各個(ge) 環節都把好風險控製關(guan) 。在貨物出運後,更要積極跟蹤貨物流轉情況,及時催收貨款,增強風險意識,做好風險防範。
俗話說“知己知彼,百戰不殆”。出口企業(ye) 在同國外買(mai) 方交易前,資信調查必不可少。在進行國際貿易的過程中,建議事先通過專(zhuan) 業(ye) 渠道了解買(mai) 方的資信狀況,包括買(mai) 方公司的注冊(ce) 信息、所有者信息、公司資產(chan) 情況、曆史進出口數據,是否有不良紀錄等,並注意與(yu) 從(cong) 買(mai) 方處直接獲得的信息進行比對,做到交易時心中有數,並在出現相關(guan) 風險時能加以分析作出合理判斷及決(jue) 策。
當前國際環境依然錯綜複雜,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仍然較多,特別是部分國別或行業(ye) 受宏觀因素影響整體(ti) 風險偏高,因此,建議出口企業(ye) 在交易中切勿放鬆警惕,加強對細節的敏感性,注重風險判斷和甄別。
中國電子電器出口印度尼西亞(ya) SNI合規清關(guan) 門到門服務
2025-09-29跨境電商Lazada 攜手天貓,“一鍵輕出海” 激活東(dong) 南亞(ya) 6 億(yi) 市場
2025-09-18中國布條出口印度尼西亞(ya) 配額清關(guan) 的重要性有哪些?
2025-09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