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末朋友接了個(ge) 詐騙電話,閑來無事聊了半個(ge) 小時,最後把騙子氣到掛電話。緊接著她所在地的派出所和之前曾住地的派出所都打電話給她,提醒她剛剛接到的是詐騙電話,反應可以說是很迅速了。
對於(yu) 我們(men) 外貿人來說,最近也有不少蠢蠢欲動的騙子在衝(chong) 年底業(ye) 績。有些騙局連老鳥都有可能中招,請務必注意防範!

出口商與(yu) 買(mai) 家的訂單已經談妥,把收款信息通過郵件發給買(mai) 家後,在美滋滋等到賬時,突然接到了買(mai) 家在WhatsApp上的詢問:“為(wei) 什麽(me) 這次的收款賬號改掉了?”
出口商頓時嚇出一身冷汗,因為(wei) 他的收款賬號根本沒有變!
這是騙子早早就黑掉了出口商的郵箱,終於(yu) 等到截胡這一刻。
對於(yu) 這種最常見的釣魚騙局,外貿人要注意保護郵箱密碼:
絕不在任何非官網的地方輸入郵箱賬戶和密碼;
不點擊任何不明來源的鏈接或附件,包括“login”“click here”“update now”等圖片按鈕;
定期修改郵箱密碼,電腦定期殺毒;
購買(mai) 企業(ye) 郵箱,設置登錄保護,開通登錄提醒,定期查看郵箱登錄情況。
建議與(yu) 客人互加WhatsApp等即時聊天工具,約定匯款前會(hui) double check賬戶信息,並強調,如果更換賬戶信息,一定要通過即時聊天工具或電話再確認一遍。
“天使”買(mai) 家下訂單後竟然打了遠遠超過訂單金額的一筆錢過來(甚至會(hui) 一筆接一筆匯來更多的錢),更奇怪的是,這筆錢往往不是從(cong) 買(mai) 家所在的國家打來的。
此時買(mai) 家說,多打的錢是希望出口商作為(wei) 其在中國的代理,轉給其他中國供應商的,可以支付給出口商一定比例的傭(yong) 金。出口商一想這事多好,不僅(jin) 自己收全了貨款,還能從(cong) 中賺一筆零花錢,一點風險也沒有。
萬(wan) 萬(wan) 沒想到的是,不久之後就有個(ge) 貨款匯出地的公司找上門來,說自己遭遇了釣魚,錢被黑進了賣家的賬戶,並報警要求凍結出口商的賬戶、返還貨款。而此時出口商已經按照“客戶”的指示把錢轉給了“其他中國供應商”。於(yu) 是經偵(zhen) 隻能凍結這個(ge) “好運”的出口商的賬戶,然後再進入調查階段。此時已必然會(hui) 影響到出口商的正常經營。
對於(yu) 這種騙局一定要警惕,你的職能不應該是簡單的“出租賬戶”!
開發的買(mai) 家很好溝通,幾乎什麽(me) 都答應,唯獨在談到具體(ti) 付款方式時,客戶要求做D/A或O/A,說他們(men) 非洲都這樣。當出口商提出收匯方式風險太高時,買(mai) 家表示,理解你,咱們(men) 第一次合作,你有這種疑慮也情有可原,你要實在不放心,你去投一個(ge) 中信保吧。
於(yu) 是出口商投保中信保後,正常發貨。但萬(wan) 萬(wan) 沒想到,客戶失蹤了!出口商想到還有保險托底,倒也不至於(yu) 完全絕望。
可是,在向中信保報損後,這一單卻無法得到賠付!因為(wei) 這位“客戶”並不是通過中信保調查而批複額度的那位,他隻是假借了別家公司之名,偽(wei) 造文件、簽章及職員身份,騙取出口商允許賒賬發貨。
請注意,中信保保障的是商業(ye) 信用風險,不是商業(ye) 詐騙風險!警惕那些讓你“不放心就去投保中信保”的買(mai) 家,一旦買(mai) 家這麽(me) 說,請立刻去看他的郵箱,是否為(wei) 合同簽訂方的企業(ye) 郵箱,他的收貨地址是不是合同簽訂方的地址。尤其注意那些在保險投保事宜操作完畢後,要求出口企業(ye) 將貨物發給另一家公司的客戶,即使收貨公司的名字與(yu) 合同簽訂方非常像,甚至是合同簽訂方的全稱+XX branch,這也並不能證明此客戶是彼客戶!
這種騙局之所以被稱為(wei) “土耳其騙局”,是因為(wei) 土耳其海關(guan) 的“奇葩規定”——
在船隻到達土耳其港口前,貨代即需要將貨物登記在收貨人名下,將來如有任何變更,均需獲得原收貨人的書(shu) 麵同意。這樣的規定所產(chan) 生的直接結果,就是所有權在貨物實際交付前已經轉移至收貨人,而不論收貨人是否完成了其在貿易合同中的各項義(yi) 務。
貨物到港後進口商應在45天內(nei) 完成提貨手續,否則貨物將被罰沒(confiscate)並進行拍賣。不過45天屆滿後,收貨人(買(mai) 方)有兩(liang) 次申請延期的機會(hui) ,每次30天,且不需要提交延期理由。此後,收貨人還有一個(ge) 申請延期30天提貨的機會(hui) ,但需向海關(guan) 解釋延期原因。因此,在收貨人的配合下,貨物在到港後135天內(nei) 通常不會(hui) 進入拍賣程序,不過在此期間產(chan) 生的滯港、倉(cang) 儲(chu) 等費用難以避免。
對於(yu) 長期滯留港口或者無人提取的貨物,海關(guan) 將作無貨主處理,有權拍賣此貨物,此時原進口商為(wei) 第一購買(mai) 人。
這為(wei) 騙子創造了騙貨的條件。騙子會(hui) 先注冊(ce) 一個(ge) 土耳其的空頭公司,由該公司出麵將中國出口的貨物騙到土耳其海關(guan) ,故意拖延時間,導致最後海關(guan) 拍賣,然後用很低的價(jia) 格買(mai) 進,再高價(jia) 賣出分贓。
同樣搞“貨到地頭死”的海關(guan) 還有印度。
這種騙局一般是買(mai) 家有意識地一步一步將出口商拖入坑裏,最終將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,再提出打折等一係列不合理要求。
比如買(mai) 家要求付款方式做D/P,最初的幾單客戶都是守信用的,單據到對方銀行,會(hui) 及時贖單,但後來付款節奏越來越慢,可貨櫃還是一個(ge) 接一個(ge) 地訂,經常是前麵的櫃子還沒到港,這邊又發新貨櫃。突然,客戶說貨物有問題,要求打折,不接受就一拍兩(liang) 散。
此時出口商已經泥足深陷,隻能忍痛打折以減少損失。
所以,即使是老客戶,也一定要警惕他的“習(xi) 慣性”拖欠!
疫情發生以來,老客戶雖然仍在訂貨,但付款開始越來越不準時,每次都要三催四請,狀況百出。催多了,買(mai) 家扔過來一張水單,但公司財務查賬發現並沒有貨款到賬。買(mai) 家推說是銀行的問題,出口商則咬定不到賬不發貨,最終買(mai) 家發來了一張新的水單,同時貨款也到賬了。
這其中到底是銀行的問題,還是買(mai) 家的問題,大家可以琢磨琢磨。
這裏要提醒大家,其實很多國家的匯款水單從(cong) 表麵根本看不出是真是假,拿到水單後先核對自己的賬戶名和賬戶是否一致,如果一段時間後還未到賬,驗證水單真假的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請我們(men) 的銀行向清算行查詢,當然,這個(ge) 一般是要收費的,如果你很急,不妨試一試。
如果外貿人擔心對客戶的質疑會(hui) 引起客戶的反感,不妨用財務部作為(wei) 借口,表明財務部要確認到款,才可以簽字放貨,這樣就不會(hui) 影響業(ye) 務員和客戶之間的關(guan) 係。
這個(ge) 騙局我們(men) 之前才講過,有些國家(如孟加拉)要求進口必須走信用證,但他們(men) 的某些銀行信用真是一塌糊塗,各種違規操作:
放不放款是買(mai) 家說了算,銀行與(yu) 買(mai) 家串通,在沒有不符點的即期信用證交單情況下,拖延付款時間,或在客戶沒有辦理付款手續的情況下放單,客戶提貨或看貨後向出口商提出質量索賠,被迫出口商降價(jia) ,導致經濟損失。
所以在接信用證訂單時,務必做好信用證的審證工作,保證沒有不符點。如發現不符點,交貨之前必須改證,尤其是交貨期,使之符合信用證的規定,即使客戶提出接受不符點交單,也不能接受,堅持改證後發貨。此外,需要給發貨、交單留出充足的時間。
這種一般是檢測、認證機構的托兒(er) 。買(mai) 家談訂單時很豪爽,但是一定會(hui) 強調對產(chan) 品的質量要求很高,必須到他們(men) 製定的認證機構去做檢測or認證,費用當然要出口商承擔。
這種損失雖然相對於(yu) 前麵幾種是比較小的,但也浪費了外貿人的時間與(yu) 金錢。
對於(yu) 我們(men) 外貿人來說,常在河邊走、確保不濕鞋的原則就是,在任何厚利的誘惑之下,仍然堅守自己的底線。對於(yu) 一些“天上掉餡餅”的訂單,也不妨多問問自己,好事為(wei) 何來得如此容易?
中國電子電器出口印度尼西亞(ya) SNI合規清關(guan) 門到門服務
2025-09-29跨境電商Lazada 攜手天貓,“一鍵輕出海” 激活東(dong) 南亞(ya) 6 億(yi) 市場
2025-09-18中國布條出口印度尼西亞(ya) 配額清關(guan) 的重要性有哪些?
2025-09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