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立個(ge) “小目標”,2022年廣東(dong) 內(nei) 河航運將會(hui) 迎來這些變化
• 全省基本形成幹支銜接、江海聯通的內(nei) 河航道網絡
• 初步構建集約高效、功能協同的內(nei) 河港口體(ti) 係
• 基本解決(jue) 內(nei) 河重要港區通達幹線公路“最後一公裏”問題
• 力爭(zheng) 智慧航道整體(ti) 服務水平走在全國前列
• 內(nei) 河航運在綜合交通運輸中的比較優(you) 勢進一步凸顯
• 服務區域經濟及產(chan) 業(ye) 發展的保障能力顯著增強
......

為(wei) 貫徹落實交通運輸部和省委、省政府部署要求,加快推進運輸結構調整,係統謀劃內(nei) 河航運與(yu) 綜合交通、產(chan) 業(ye) 布局協調發展,補齊內(nei) 河航運發展基礎設施短板,推進我省內(nei) 河航運高質量發展,為(wei) 我省構建“一核一帶一區”區域發展新格局提供有力支撐,經省推進水運與(yu) 鐵路貨運高質量發展總指揮部同意,省交通運輸廳印發《廣東(dong) 推進內(nei) 河航運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》(下稱《方案》)。
為(wei) 保障目標實現,《方案》明確了近期6大方麵16項重點工作任務和各地各部門職責分工,充分發揮各地市政府主體(ti) 責任。交通、發改、自然資源、生態環境、財政等省有關(guan) 部門協同配合共同推進內(nei) 河航運高質量發展,一起看看具體(ti) 如何做。
結合產(chan) 業(ye) 發展要求和城市功能定位,深入研究航道、港口、鐵路等貨運體(ti) 係規劃布局,充分發揮內(nei) 河航運發展相關(guan) 規劃的引導作用。
加強港口規劃與(yu) 國民經濟發展、國土空間、環境保護、水利等規劃銜接,科學合理規劃港口岸線和陸域資源,滿足物流和臨(lin) 港工業(ye) 發展要求。

一是以千噸級航道為(wei) 骨幹,加快北江、東(dong) 江等內(nei) 河航道建設,進一步加密完善珠江三角洲高等級航道網,積極推動旅遊航道發展。2021至2022年,推進北江(烏(wu) 石至三水河口)航道擴能升級工程、崖門出海航道二期工程和智慧航道項目等7個(ge) 內(nei) 河航道項目建設。
二是加快內(nei) 河港口碼頭建設。積極推進內(nei) 河港口規模化、專(zhuan) 業(ye) 化、集約化港區和客運碼頭的建設。加快佛山高明高荷碼頭工程、韶關(guan) 港烏(wu) 石綜合交通樞紐一期工程、雲(yun) 浮港都騎通用碼頭二期工程等33個(ge) 項目建設,新增貨物年通過能力約3000萬(wan) 噸,其中集裝箱約100萬(wan) 標準箱。
三是加快集疏運體(ti) 係建設。補齊內(nei) 河港口疏港公路等級低的短板,重點解決(jue) 內(nei) 河碼頭通達幹線公路“最後一公裏”問題,加快建設佛山港、肇慶港等重要港區的13個(ge) 疏港公路項目,實現重要港區疏港公路均達到二級公路標準。

一是按照“政府引導、市場主導、企業(ye) 運作”的原則,支持港航龍頭企業(ye) 以協議受讓、合資建設等方式開展多元化的港航資源整合,打造內(nei) 河港航龍頭企業(ye) 和行業(ye) 標杆。鼓勵地市政府通過市場化運作引入戰略投資者,做大做強地方港航企業(ye) 。
二是推進運輸結構調整。大力發展鐵水聯運,加快東(dong) 莞中外運石龍公鐵水多式聯運等具備鐵水聯運條件的項目建設。加快發展江海聯運,加密“穿梭巴士”“華南快線”“西江駁船快線”等連接珠三角海港與(yu) 內(nei) 河港口的駁船航線,支持內(nei) 河商品汽車滾裝業(ye) 務發展。
三是提升內(nei) 河水上客運水平。加大對全省客運港航企業(ye) 的扶持力度,加快內(nei) 河客運船舶升級改造,建立全省水上公共交通平台,推動水上客運與(yu) 旅遊、文化、城市的融合發展,助力粵港澳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。
四是加快內(nei) 河老舊碼頭清理整頓工作。對環保、安全、防洪不達標的老舊碼頭有計劃實施關(guan) 停並轉,積極推動現有老舊碼頭開展升級改造工作。

一是推進航運業(ye) “放管服”工作。推廣水路運輸業(ye) 務“容缺受理”和“承諾製”辦理《船舶營業(ye) 運輸證》。加強船舶長期異地經營監管,打擊國內(nei) 水路運輸“掛靠”經營和船舶管理公司“代而不管”行為(wei) ,規範內(nei) 河航運市場秩序。
二是打造內(nei) 河水運安全生產(chan) 環境。強化事前事中安全監管,持續加強重點水域、重點港口、重點時段安全監管。建立健全內(nei) 河航運應急救援指揮體(ti) 係,升級完善各級水路交通應急指揮係統,對“四類”重點船舶和重點水域、重點航道實施有效監控。
三是推進船舶標準化專(zhuan) 業(ye) 化發展。持續推進船型標準化工作,引導現有各類非標、低標船舶逐步退出航運市場,統一過閘船舶標準,提高內(nei) 河運輸效率。大力發展集裝箱、罐裝水泥等專(zhuan) 業(ye) 化運輸船舶,推進西江航運幹線集裝箱班輪化運輸。

一是加快推進智慧航道建設。推動航道管理養(yang) 護實現數字化、智能化,為(wei) 船舶提供高效過閘、水運信息等高質量服務。結合“數字政府”改革,推進港航政務服務係統遷移上雲(yun) ,助力內(nei) 河航運安全高效有序運行。
二是推進北江船閘運行統一管理。2021年年底前實現北江船閘聯合調度係統正式投入運行,推進多級多線船閘聯合調度管理“四個(ge) 統一”(統一報到、統一調度、統一信息發布、統一監管),推動航道與(yu) 船閘信息共享、協調聯動,有效提升北江航道通行效率。

一是推廣內(nei) 河LNG等清潔能源應用。指導各有關(guan) 地市將LNG加注站配套碼頭選址納入港口規劃,選擇已規劃的支持保障係統或危化品港口岸線進行建設。推進內(nei) 河船舶清潔動力應用,引導新建船舶使用清潔動力,開展現有船舶清潔動力改造,加快內(nei) 河航運燃料使用LNG步伐。
二是全麵推動內(nei) 河船舶靠港使用岸電。積極推進內(nei) 河船舶受電設施改造,全麵推動內(nei) 河船舶靠港使用岸電。2021年年底前珠三角地區具備岸電使用條件的船舶靠港岸電使用率達100%,2022年全省內(nei) 河具備岸電使用條件的船舶靠港岸電使用率達100%。
三是進一步加強內(nei) 河船舶水汙染防治。在東(dong) 江優(you) 先考慮使用LNG船舶等清潔能源動力船舶,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和保障供水安全。全麵推進船舶汙染物碼頭接收設施建設,2021年內(nei) 實現河碼頭船舶汙染物接收設施能力覆蓋率達50%,2022年覆蓋率達100%。加強船舶水汙染物的信息化監管,推行全省船舶水汙染物電子聯單。

本文來源於(yu) 廣東(dong) 省交通運輸廳,不代表华体汇体育中心物流(https://www.91lanc.com)觀點,文章如有侵權可聯係刪除
中國電子電器出口印度尼西亞(ya) SNI合規清關(guan) 門到門服務
2025-09-29跨境電商Lazada 攜手天貓,“一鍵輕出海” 激活東(dong) 南亞(ya) 6 億(yi) 市場
2025-09-18中國布條出口印度尼西亞(ya) 配額清關(guan) 的重要性有哪些?
2025-09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