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中小貨代如果能通過“抱團取暖”增強話語權,無論是結成聯盟還是加入社團組織,都會(hui) 比單打獨鬥更有優(you) 勢。
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,中小貨代在目前市場上的生存空間,越來越小了。
馬士基日前正式實施的2022年新合同產(chan) 品,遭到了中小型貨代的一致“差評”。
他們(men) 認為(wei) ,馬士基將固定艙位給了大型托運人或者貨代企業(ye) ,而他們(men) 隻能接受遠高於(yu) 長約價(jia) 格的即期運價(jia) ,還無法獲得艙位保證和穩定性。
實際上,馬士基於(yu) 2021年12月發布該產(chan) 品清單時,就引發了貨代企業(ye) 的集體(ti) 焦慮。盡管馬士基隨後在聲明中表示“貨運代理過去是,未來也將繼續是我們(men) 集裝箱運輸業(ye) 務的重要客戶群體(ti) ”,但依然無法打消貨代的擔憂。
根據其新公布的6項產(chan) 品清單,其中3項僅(jin) 通過馬士基的銷售團隊提供,將“引導客戶找到滿足其需求的最佳解決(jue) 方案”,而且其長約簽約重點對象是全球貨量排名前200名的大客戶。因此,中小貨代企業(ye) 隻能接受即期運價(jia) 和產(chan) 品,而無法執行更為(wei) 長期的訂艙計劃。
馬士基的舉(ju) 動並非個(ge) 例,中小貨代麵臨(lin) 的困境也不隻是向他們(men) 關(guan) 閉了的產(chan) 品服務。
近期貨代業(ye) 界的諸多收購引發關(guan) 注,這其中既有馬士基、地中海航運、達飛展開的縱向收購,也包括貨代業(ye) 內(nei) 的橫向收購。
2021年火爆的市場,為(wei) 行業(ye) 帶來了充足的現金流,在大筆資金支持下,依照自身業(ye) 務,展開有目的的收購幾乎是肯定的。
比如,馬士基的收購,強化了主幹航線所涉地區業(ye) 務;地中海航運的收購,選擇了新興(xing) 市場;中集物流日前的收購,也是瞄準了拉美地區。
對於(yu) 中小貨代來說,競爭(zheng) 對手規模越來越大,意味著自身生存空間越來越小,最終陷入內(nei) 外交困的局麵。
那麽(me) ,如何脫困?
長期以來,貨代企業(ye) 尤其是中小貨代,定位始終是“賺差價(jia) ”,從(cong) 而導致他們(men) 在市場競爭(zheng) 壓力增大時沒有核心競爭(zheng) 力。這在當下的市場,無疑是致命的。
因此,目前中小貨代如果能通過“抱團取暖”增強話語權,無論是結成聯盟還是加入社團組織,都會(hui) 比單打獨鬥更有優(you) 勢。當然,如果有充足的現金流,通過收購或者合並壯大自身,也是不錯的方式。
無論如何,對於(yu) 當下的中小貨代而言,幾無退路,而可選的發展方向似乎也不多。更為(wei) 重要的是——當下可能是最後的突圍時間窗口。
中國電子電器出口印度尼西亞(ya) SNI合規清關(guan) 門到門服務
2025-09-29跨境電商Lazada 攜手天貓,“一鍵輕出海” 激活東(dong) 南亞(ya) 6 億(yi) 市場
2025-09-18中國布條出口印度尼西亞(ya) 配額清關(guan) 的重要性有哪些?
2025-09-10